百部 百部是百部科百部屬植物。塊根肉質(zhì),成簇,常長圓狀紡錘形,粗1-1.5厘米。春秋兩季栽種,百部畝產(chǎn)800公斤。
三島柴胡 三島柴胡(學(xué)名:Bupleurum falcatum L.)是傘形科、柴胡屬植物。多年生草本,株高40-100厘米。莖直立,細(xì)而堅(jiān)硬,呈綠色,中部以上多分枝,呈鋸齒狀彎曲,全株無毛;基生葉有長柄,具5-7條平行脈?;ǔ庶S色,多數(shù)小復(fù)傘形花序著生于枝端,長2.5-4厘米,有時比小花柄短;總苞片1-3,長可達(dá)10亳米;花瓣5,由中央向內(nèi)側(cè)彎曲,黃色;雄蕊5;子房下位,雙懸果圓形,長2-3毫米,無毛。分果腎形,表面黃褐色,具棱?;ㄆ?-10月,果期10-11月。
桔梗
桔梗,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一般3年一個生長周期,以根系入藥,可藥食兩用,在我國安徽、河南、內(nèi)蒙古和東三省均有種植。
種植桔梗,需含有機(jī)質(zhì)高的肥沃土地,以種子撒播為主,每畝可選用二年以上桔梗所生產(chǎn)的種子,每畝播種3-4公斤,畝投入成本1500元左右,可產(chǎn)干貨400公斤左右。
木香,中藥名。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.的干燥根。秋、冬二季采挖,除去泥沙和須根,切段,大的再縱剖成瓣,干燥后撞去粗皮。
黃芩,中藥名。別名山茶根、土金茶根,是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;肉質(zhì)根莖肥厚,葉堅(jiān)紙質(zhì),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,總狀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,花冠紫、紫紅至藍(lán)色,花絲扁平,花柱細(xì)長,花盤環(huán)狀,子房褐色,小堅(jiān)果卵球形,花果期7~9月。黃芩生于向陽草坡地上,海拔60~1300(1700~2000)米。產(chǎn)于黑龍江,遼寧,內(nèi)蒙古,河北,河南,甘肅,陜西,山西,山東,四川等地,中國北方多數(shù)省區(qū)都可種植。
連翹
連翹(拉丁學(xué)名:Forsythia suspensa):是雙子葉植物綱、捩花目、木犀科、連翹屬落葉灌木。連翹早春先葉開花,花開香氣淡艷,滿枝金黃,艷麗可愛,是早春優(yōu)良觀花灌木,株高可達(dá)3米,枝干叢生,小枝黃色,拱形下垂,中空。葉對生,單葉或三小葉,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緣具齒。花冠黃色,1-3朵生于葉腋;果卵球形、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,先端喙?fàn)顫u尖,表面疏生皮孔;果梗長0.7-1.5厘米。花期3-4月,果期7-9月。
麥冬(學(xué)名:Ophiopogon japonicus (Linn. f.) Ker-Gawl.)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,根較粗,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,莖很短,葉基生成叢,禾葉狀,苞片披針形,先端漸尖,種子球形,花期5-8月,果期8-9月。
防風(fēng)(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(Trucz.) Schischk.)多年生草本,根粗壯,細(xì)長圓柱形,淡黃棕色。莖單生,自基部分枝較多,與主莖近于等長,有細(xì)棱,基生葉叢生,有扁長的葉柄,基部有寬葉鞘。葉片卵形,有柄。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,但較小,頂生葉簡化,有寬葉鞘。復(fù)傘形花序多數(shù),生于莖和分枝,頂端花序梗長2-5厘米;傘輻無毛;小傘形花序有花4-10;無總苞片;小總苞片線形,先端長約3毫米,萼齒短三角形;花瓣倒卵形,白色,無毛。雙懸果狹圓形,幼時有疣狀突起,成熟時漸平滑;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天冬是百合科植物天門冬的塊根。該品呈長紡錘形,略彎曲,長5~18cm,小段直徑 0.5~2cm 。有不透明的細(xì)心。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,半透明,光滑或具深淺不等的縱皺紋,偶有殘存的灰棕色外皮。質(zhì)硬或柔潤,有黏性,斷面角質(zhì)樣,中柱黃白色。薄片淡黃棕色,可見中間黃白色中柱。以黃白色、半透明者為佳。
佛手
佛手,中藥名。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實(shí)。秋季果實(shí)尚未變黃或變黃時采收,縱切成薄片,曬干或低溫干燥。本品為類橢圓形或卵圓形的薄片,常皺縮或卷曲,長6~l0cm,寬3~7cm,厚0.2~0.4cm。頂端稍寬,常有3~5個手指狀的裂瓣,基部略窄,有的可見果梗痕。外皮黃綠色或橙黃色,有皺紋和油點(diǎn)。果肉淺黃白色,散有凹凸不平的線狀或點(diǎn)狀維管束。質(zhì)硬而脆,受潮后柔韌。氣香,味微甜后苦。